查看原文
其他

LSAT阅读笔记法 | 像庖丁解牛一样做英语阅读

来源 | 得得得君(已获授权)




去年春夏之交的某个午后,我坐在自习室棱角分明的实木方桌前研究 LSAT 阅读参考书的第四章,眉头紧锁。


彼时,我在准备 LSAT 这个申请美国法学院最重头的考试上已经花了两三个月,然而阅读(RC)成绩仍然没有什么进展:我的平均正确率和几月前第一次做真题时的水平并无大异,不过是稳定了些;然而这离理想的水平还差上不少,于是只得再回头细细阅读参考书,搜寻可能的解救。


书中第四章引起了我的一点兴趣:里面提到的一种阅读笔记法虽然看上去麻烦的很,不过仔细想想可能还真有用。在文章上做出的各种圈圈、框框、下划线和标注确实繁琐,但只要运用得当,能够节省不少做题的时间、帮助文章的理解。


充满各种标注的阅读笔记法


在融合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参考书中提到的笔记法之后,我的 LSAT 阅读成绩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几乎每次都能稳定在满分左右了。更重要的是,在考试之外的平日阅读中,我发现自己对各类英语文章的理解和记忆都深刻了许多。甚至在之后写申请耶鲁法学院需要的 250 词不限题作文时,因为用了这种阅读法来读而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篇文章还给我提供了写作灵感,最后被录取它也算是功不可没。


之前在用力地活着一文中写到自己的阅读笔记法之后有不少朋友来询问,今天就正好借这个机会聊聊这种阅读笔记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如何能够帮助 LSAT 阅读理解和 LSAT 之外的英语阅读,以及其他的一些思考。


也许会有点用处。




最初选择在做 LSAT 的阅读部分时多做笔记有两大原因:一是文章信息密度很大、信息点很多,二是时间非常紧迫。 


对比 GMAT 就很能说明问题。与有 3–4 篇 150–350 词文章的 GMAT 阅读部分相比,LSAT 阅读有 4 篇 400–500 词的文章;GMAT 阅读需要在 25 分钟时间内答完 14 道左右的题,平均每题 1.8 分钟,而 LSAT 阅读需要在 35 分钟内答完 27 道左右的题,平均每题仅有 1.3 分钟的时间,这还不算 LSAT 阅读中有些问题可能更加抽象、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在 LSAT 阅读中,速度较慢的考生战略性放弃一整篇文章以留出时间给其他文章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在 GMAT 阅读中这样的情况就少很多。



GMAT 与 LSAT 的对比


在这样时间压力和信息密度下,如果没有做任何标注,在读完文章去做题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再回到的文章中一句话一句话地去读、去寻找需要的信息点,这样就会很费时间,在时间紧迫的考试中这就可能意味着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其他题,从而拉低整体得分;而对段落中的逻辑重点和很难记得百分百精确的人名、时间等重要信息点进行标注后,再在做题的时候回去寻找就可以直接锁定之前标记的地方,会快得多,也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分配给其他题目,对整体的把握就更好。


我一直用到现在的阅读笔记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笔记法应用的例子大概如下:



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用来标注不同层级的逻辑重点的符号:


1. 下划线/波浪线用来表示一句话中的重点

2. 圈圈用来表示一个语义段落中的重点

3. 五角星用来表示一个自然段落或是更大的语义段落的重点

4. MP(Main Point)用来表示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全文的重点


以上图中讲三部自传集的这篇 LSAT 阅读文章为例。第二段的核心是三部集子的创新,所以在 innovative 上画了圈圈,右边又打了五角星;而之后一句话中具体解释了创新的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为混用英语和西班牙语,所以在 a mix of English of Spanish 下划了线。而这段最后一句提到的 mixed structure 则不仅是这句话和这段中第二个语义段落的核心,更是文章第三段的主旨,所以也在旁边打了五角星。


第二段


而第三段是分别用具体的例子讲这三部集子是如何体现 mixed structure 这个论点,而谈到每个集子的时候都分别有一个语义段落的重点,所以在相应的 juxtaposing narrative sequences and poetry, not arranged chronologically, 和 bringing together the voices of two people 上画了圈,并分别在一侧标了 1、2、3 的序号。


第三段


文章的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对三个集子创新的意义做出了评价。这里也是全文的主旨,所以在相应的句子边上标了 MP,于段落的一侧写了 sig 以表明这是对意义(significance)的评价。


第四段


这些用来标注不同层级的逻辑重点的符号能够让你在回去看文章的时候清晰地看到最核心的部分,同时在阅读的时候也逼迫你每时每刻都要思考一句话、一个段落和一篇文章的重点到底是什么,让大脑时刻保持运转。


我常用的其他符号还包括表示时间、人名、数字和专有名词的符号。


以经济学人中这篇讲 Snapchat 的文章为例。在文章第一列的第一段、第二列的最后一段和第三列的第一段分别出现了四个相对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2013 年、2011 年、三年前(也就是 2014 年)和 2015 年,这些时间节点我都用中括号进行了标注。



由于这几个时间点四散在文章各处,也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如果只是不做任何标注的进行阅读的话难免会对时间轴的把握有点混乱。而进行了标注之后,就比较容易在读完回顾的时候抓到这几个特殊的节点,然后在脑中进行重新整理之后就会对 Snapchat 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轴概念:公司在 2011 年成立,于 2013 年初露峥嵘,在 2014 年推出了名为「stories」的功能,然后在 2015 年又启动了「Discovery」板块。在阅读时间发展比较重要的文章(比如历史/考古类文章)时,这样的笔记可能会非常有用。


另外,阅读中第一次遇到的人名、数字和专有名词,我都会用框框符号框起来。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第一次读时很难完全记得百分百准确的(尤其是东欧那些作者的名字),所以框起来之后再在需要的时候回去找会高效许多。LSAT 和各式考试的阅读中常常会问某某人说了什么是什么意思,这时如果能很快锁定那个人到底是在文中的哪里出现的话也会很节省时间。同理,在忘了某个专有名词到底是指什么的时候也可以回去寻找它第一次出现时的定义。



这类笔记法如果用的好,至少在做类似 LSAT 阅读这样的英语阅读考试的时候能够从容许多。


不过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虽然一开始是因为备考 LSAT 才发展出来这套阅读笔记法,但结束考试之后我仍习惯性的在读东西的时候按备考时的习惯这里写写,那里画画。


我发现和备考之前相比,读的每一篇文章的思路都一下子清晰了许多。


在经过各式各样笔记符号的重大礼遇之后,一篇文章就好像被解剖了:这里是一道线,那里是一个圈;左边有五角星坐镇,右边有 MP 压阵。


不过笔记只是表象,更本质的是笔记背后的思考。


当你每读一句话就会去考虑哪些词才是这句的核心,每完成一个段落都会去发问这段话到底想传达什么的时候,你就离作者的思考更近了一点;你读的就不再是表面的文字,而是其背后的逻辑。


可能你不做笔记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思考习惯,但成体系的笔记能将这样的逻辑思考标准化、本能化,让你哪怕非常疲惫、注意力很不集中的时候也会条件反射式地在每一段文字中寻找思维的脉络,然后用可见的笔迹将其具象化。


当你读完一篇长文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你不必担忧自己转瞬即逝的记忆已经将许多东西遗忘,因为你的思考都已经落实在了那一道道线上和一个个圈里。你对长文的把握也因此更加厚实稳重,因为你的思考是由不会遗忘的、对一个个小的段落的理解积累起来的。这样的阅读只需一遍就可以很有效率。


越是长文,用笔记记录思考就越有用


也正因为本质是探寻文字背后的逻辑,这样的阅读笔记法并不一定需要完全照搬某一套符号体系,可以结合自己的习惯创造个人的笔记法,只要足够强调对逻辑的把握就行。另一方面,笔记的习惯就如同思维的习惯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开头就想要掌握所有的笔记法只会手忙脚乱;需要循序渐进,从最重要的笔记技巧开始一点一点习惯起来。


LSAT 是美国法学院的入学考试,它所考察的就是一个人能否像律师、法官阅读复杂艰深的法律案例那样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窥探出作者的思考回路,在其中寻找任何逻辑不严密的漏洞。这种思考方式在众多其他领域都有用武之地,那么适用于 LSAT 的阅读方法也没有理由不能应用于考试之外的阅读。


用一层层笔记对文章按照逻辑重点进行分解,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梳理,一篇看似复杂难懂的文字会在你的脑中像是庖丁解牛一样顺着逻辑的脉络自然解构:你看到的不是晦涩艰深的句法与词汇,而是清晰明了的思路和观点。


如果说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海洋,逻辑是穿越大洋的航线,那么笔记法就是载你沿着航线穿过海浪和风暴的渡船,带你走向文字背后的思考。


所谓阅读的目的,大抵如此。



更多资讯点击直达

哥大申请心得 | 应届录取宾大 | 西北J.D.心得

双非AA录取NYU | 梦想实现指南 | 多差要去T30

双非陆本UVa 美国T14 LL.M. | 四个月备LSAT

密歇根J.D.大奖 | 学律是谁 | 西北J.D.全奖怎么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